【聚焦两会】我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会并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 :2025-01-18      浏览:666

近日,省市县(区)两会相继召开。会议期间,我校9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参加大会,并积极为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展示了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福建省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建议: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要以增强目标牵引力为核心,构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整合的体制机制;二要以增强利益驱动力为重点,构建教育科技人才关联共享的体制机制;三要以增强资源聚合力为基础,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相互支撑的体制机制。

福建省政协委员、民建会员,校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郑长杰建议:加强福建省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装备技术条件,推动海洋遗产普查工作进步发展;二要加大执法力度,提升保护意识,构建多边共同保护机制;三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进非遗申报,健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福州市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生物与化学研究院院长郑婵建议:推进海洋强省建设,高校要积极依据海洋科技前沿及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对口专业人才;要加强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依托现有产业园区或科研基地,建设一批海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平台,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

福州市政协委员、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杨培峰建议:挖掘围棋界“棋圣”吴清源故里优势,活化保护吴清源历史遗迹,提升福州文化软实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吴清源相关的历史遗迹半野轩“数字孪生”,梳理出“吴清源福州足迹故事线”,研发“故居+赛事+培训+旅游”的综合活化模式,培育福州作为“大师故里·围棋名城”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福州市政协常委、台盟盟员,校管理学院副教授戴雯建议:建立两岸社区治理合作机制。定期举办两岸社区治理论坛,建立完善的台胞治理参与机制,吸纳台胞参加社区管理服务,鼓励台胞参与业主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志愿队等,推广台胞楼长制,积极探索新基层治理模式。

福州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校书法研究所所长严祖喜建议:以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为契机,推广闽都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林则徐书画展、林则徐书法和楹联文化研讨会,发行林则徐诞辰240周年纪念邮票、钱币或文创纪念品等,大力宣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优良的家训家风;加大保护和修缮林则徐出生地、故居等相关历史遗迹的力度,提升展示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晋安区人大代表、民建会员,校互联网经贸学院副教授洪秀华建议:充分利用央视纪录片《云上的故乡:鼓岭》播出的契机,强化鼓岭品牌建设。一是深入挖掘鼓岭的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打造鼓岭的视觉识别系统(VI),开发具有鼓岭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与文创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展示鼓岭的独特形象与价值理念。二是升级旅游设施,增加网红打卡点,加强景区管理与维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晋安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校互联网经贸学院副院长江明建议:以点带面强化校地合作,围绕区域需求,设立政产学联合区域工匠学院建设工作组;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定期围绕一个行业开展职工职业教育培训;聚焦资源共享,适时围绕一个行业问题搭建虚拟跨机构平台;聚焦以评促建,推进“企业办班、教学工厂、生产实训一体化”等多种形式校地基地融合模式建设。

闽侯县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詹友基建议:在福建理工大学旗山校区南北校区间的学府南路建设机动车下穿通道,下穿通道为双向四车道。同时将福建理工大学南北校区入口周边地面扩大15亩左右,形成整体地面广场,有效解决师生通行安全隐患问题,使南区昙浦山的特色景观与北区苍霞湖、旗山湖山水呼应,实现由北往南中轴线景观序列的衔接,进一步提升大学城整体品质。

(统战部供稿)